手工制作云子。本組圖片記者趙偉攝
滇派內畫藝術品。
昆明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展品。
擅舟楫之便,得人文之勝。作為全市的交通樞紐重要承載區和古滇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,官渡區不僅坐擁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,更是昆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!笆濉逼陂g,通過文旅融合、文創產業和會展經濟的有力帶動,全區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。截至2021年7月,全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共計76戶,較2015年27戶增加49戶;培育新三板上市文化企業1戶、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12戶。
文旅融合 古鎮煥發新光彩
6月12日,中國(昆明)官渡第十一屆非遺聯展系列活動在官渡古鎮正式啟動。蜀繡、油紙傘、歙硯制作等難得一見的2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現場,為古鎮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目光。
將旅游開發和非遺文化保護展示相結合,是近年來官渡古鎮在發展過程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新路子。2019年,官渡古鎮運營管理方對古鎮二期功能分區進行重新劃分,并拿出13634平方米的房屋面積,以低于市場價一半的租金,出租給愿意入駐的非遺文化產業項目。
隨著諸多文旅融合項目的落地,如今的官渡古鎮,各種傳習館、大師工作室分布其中,有聲名在外的云子圍棋、瑰麗多彩的烏銅走銀、獨步清秀的滇派內畫、人聲鼎沸的古渡梨園、委婉動聽的花燈小調、舂碓齊整的官渡餌塊、貴氣天成的云陶滇瓷、筆跡明魅的翰林碑林……文、旅、商、閑、養、研、夜等業態要素相結合的運作體系已基本形成。
作為最早入駐官渡古鎮的非遺文化項目,云子圍棋無疑是云南的一張靚麗名片!艾F在既有游客慕名云子來到古鎮,也有游客因為來到古鎮認識了云子!痹颇蠂鍙S廠長李達表示,近年來的發展已經證明,古鎮和非遺文化之間已經形成相互促進、彼此成就的良性循環。
“文化+”拓寬產業發展格局
位于官渡區的尚品書院,是一個以藝術教育為陣地,以國際文化交流為突破口,以“文化+”傳媒、設計、教育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型園區。園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8項,目前已經孵化和入駐的項目和公司有28家,包括云南花卉菜肴非遺傳承工作室、云南少數民族樂器齊奔制作非遺傳承工作室、云南滇劇青少年非遺傳承工作室等。
在尚品書院的文創館,展示著2021年第四屆中國昆明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。其中,一款名為“彩云米線”的設計作品,已經量產成為高鐵、機場的熱門食品伴手禮,短短幾個月銷售超過1000萬元;一套融合民族元素設計的首飾,也已經走出國門,受到歐洲時尚界的青睞。
昆明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負責人介紹,第四屆中國昆明金茶花文創設計大賽共收到六大設計類作品2727件(組),同比增長40.21%,大賽參賽人數同比增長181.86%,其中還包括來自17個其他國家的選手參賽,參賽國家數量同比增長33.33%!拔幕+”正在不斷擴展官渡文化產業發展格局。
同時,大賽的舉辦也為昆明文化產業發展培養了更多人才、注入了更強動力。4年來,11300多名創意設計者,懷揣著夢想在大賽上嶄露頭角,39名技術標兵、28名技術能手、11名技術狀元、3名首席技師、1名“萬人計劃”人選從大賽誕生。以大賽為基礎,昆明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累計幫助企業和個人申報專利2041件,完成版權登記4176件,完成原創認證保護3200件,直接或間接幫助企業實現銷售超過5億元。
圍繞會展產業打造優質產業鏈
1992年,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落戶官渡。次年8月8日,第一屆“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”在此舉行。由此,會展成為官渡區經濟發展的優勢資源和昆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。2013年6月6日,第一屆“中國—南亞博覽會”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。這一次,更多來自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了官渡。官渡區會展產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代。
通過多年的建設培育,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和昆明國際會展中心榮獲“昆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”稱號。官渡區逐步形成“以會展帶產業,以產業促發展”的良性互動發展模式,有效帶動設計、布展、酒店、餐飲等周邊產業的服務能力與品質提升,建立規范化、專業化的高標準運作機制,形成“產品+服務”協同發展體系,提升整體效益。
作為專業從事國內外大中型展覽會、文創產業、數字多媒體展示技術服務、影視動畫等項目創意、策劃、設計、實施、運維的高新技術企業,云南駿宇國際文化博覽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駿宇文博”)現已榮獲60余項國內外創意獎項,與1000余個國內外品牌客戶穩步合作,累計5000余個展覽執行零投訴項目。
同時,駿宇文博還聯合云南省博物館等24家博物館,成立云南省全境博物館IP聯盟,致力于成為文創產業鏈整合服務商、旅游商品內容提供商。其文化創意產品涵蓋服裝配飾、創意生活、出行甄選、文創文具、高端定制、文物復刻六大品類,線上線下共計3000多件文創單品,形成自主文創品牌。(記者鄧磊報道)